2010年成人高考全国统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如下,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四川省考生咨询网站客服QQ或微信报名,可免费领取考试复习资料及历年真题试卷。
相关阅读:「汇总」2010年成考各科目考试真题与答案汇总
201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唐代诗人中,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A. 王维
B. 白居易
C. 柳宗元
D. 韩愈
【正确答案】B
第2题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A. 豪放飘逸
B. 沉郁顿挫
C. 苍凉悲壮
D. 沉雄慷慨
【正确答案】B
第3题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
A.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正确答案】B
李商隐的《无题》颔联两句诗表达了世间男女山盟海誓的真挚感情,前句把爱情比喻为像春蚕抽丝一样,后句表明离别的相思与情爱,这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第4题下列关于作家艺术风格方面的评论,错误的是【】
A. 艾青的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 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 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正确答案】A
A项应是新月派诗人的创作特点。
第5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
A. 乐府
B. 词
C. 赋
D. 散曲
【正确答案】D
第6题下列关于诗人徐志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徐志摩是新月社重要成员
B.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
C. 徐志摩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D. 飘逸清丽是徐志摩诗歌的一种风格
【正确答案】C
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戴望舒。
第7题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主要的写作目的是【】
A. 强调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 批评他植者违背种树规律
C. 赞扬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
D. 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
【正确答案】D
《种树郭橐驼传》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至吏治上去,揭示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
第8题下列作品中,通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是【】
A. 屠格涅夫《门槛》
B. 冰心《往事》(--之十四)
C. 鲁迅《风波》
D. 老舍《断魂枪》
【正确答案】A
《门槛》是屠格涅夫的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如“姑娘跨进了门槛”、“傻瓜”、“一位圣人”等都具有象征意义,所以A项正确。
第9题下列句子中,兼用了对偶、夸张修辞的是【】
A.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B.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C.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D.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正确答案】D
第10题李密《陈情表》强调自己不能"奉诏出仕"的道德依据是【】
A. 慈父见背,舅夺母志。
B. 圣朝以孝治天下。
C.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D.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正确答案】B
忠孝观念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伦理意识的核心,李密就是以“圣朝以孝治天下”为道德依据说服了晋武帝。
第11题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作者是孔子
B.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D. 是一本语录体散文集
【正确答案】A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编成的。
第12题射箭"中石没镞"的细节出自【】
A.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B.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C.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D. 侯方域《马伶传》
【正确答案】C
第13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 钱钟书--《论学问》、《围城》
B. 茅盾--《香市》、《选择与安排》
C.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D. 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
【正确答案】C
A项中《论学问》是培根的作品,B项中《选择与安排》是朱光潜的作品,D项中《论毅力》是梁启超的作品。
第14题"垂钓碧溪"、"襟袖红泪"、"乘舟梦日"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A. 桓温、伊尹、薛灵云
B. 吕尚、薛灵云、伊尹
C. 薛灵云、桓温、吕尚
D. 伊尹、吕尚、桓温
【正确答案】B
第15题"望洋兴叹"、"高枕无忧"、"移风易俗"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 《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冯谖客孟尝君》
B. 《冯谖客孟尝君》、《庄子·秋水》、《报刘一丈书》
C. 《报刘一丈书》、《谏逐客书》、《庄子·秋水》
D. 《庄子·秋水》、《冯谖客孟尝君》、《谏逐客书》
【正确答案】D
第16题下列句子中,"于"字引进比较对象,可译作"比"或"胜过"的是【】
A. 祸莫大于杀已降。
B.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C.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D. 为人廉,谨于文法。
【正确答案】A
第17题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
A. 冀君实或见恕也。
B.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C.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致天下怨谤也。
【正确答案】B
B项中的“为……所”表被动。
第18题下列带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密:稠密
B.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内心
C.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谋:商量
D.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核:果品
【正确答案】A
A项中的“密”应译为“密实”。
第19题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正确答案】C
C项中的两个“虽”都是“即使”的意思。
第20题下列划横线句子的翻译错误的是【】
A.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离开后将近三年马伶回来了。
B.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其莳也若子:移栽时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C.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得无厌其为迂乎:恐怕会讨厌我过于迂腐吧。
D.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或起或泣:或者站起来,或者哭起来。
【正确答案】D
“或起或泣”应译作“有的站起来,有的哭起来”。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阅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第21题姜氏为什么要为共叔段请“制”?这段文字中哪句话能体现出共叔段有扩张野心?(4分)
【正确答案】因为“制”是险要的城邑。(2分)
“今京不度”。(2分)
第22题庄公为什么不采纳祭仲的建议?这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正确答案】以宽养恶,欲擒故纵。(2分)
胸有城府,工于心计。(2分)
第23题请说明上述文字中所用比喻的喻义。(2分)
【正确答案】以野草的滋长蔓延比喻共叔段势力的扩张。(2分)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24题这首词采取的是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心情?(4分)
【正确答案】借景抒情。(2分)
抒发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时孤苦无依、绝望哀愁的心情。(2分)
第25题“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暗含着作者哪两方面的伤感?(4分)
【正确答案】由北雁南飞想到自己因国破寓居南方,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由鸿雁传书想到丈夫早逝,表达了对亡夫的怀念之情。(4分)
第26题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有哪两个显著的特色?(2分)
【正确答案】一是多用叠字,二是善用口语。(2分)
阅读陶渊明《移居二首》中的第二首,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①。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无为忽去兹:不要轻易地离开这里。②纪:经管。
第27题这首诗的前八句叙写了什么内容?“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4分)
【正确答案】叙写作者与邻里朋友之间频繁纯真的交往及亲密无间的关系。(2分)
顶真。(2分)
第28题这首诗哪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它采取的是怎样的表达方式?(4分)
【正确答案】“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2分)
议论。(2分)
第29题这是一首古体诗还是一首近体诗?(2分)
【正确答案】古体诗。(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一部戏剧或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一篇说理文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滑无力,不能说服读者。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绪,然后全体自能整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相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在文章中显出轻重通常不外两种办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同是一个意思,摆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过我们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着重点。起头有时可以成为着重点,因为它笼盖全篇,对读者可以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忌讳,作家往往一层深一层地掘下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不能不读到终了,到终了主旨才见分晓,故事才告结束,谜语才露谜底。中段承上启下,也可以成为着重点,戏剧的顶点大半落在中段,可以为证。一个地位能否成为着重点,全看作者渲染烘托的技巧如何,我们不能定出法则,但是可以从分析名著(尤其是叙事文)中探得几分消息。其次,轻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就普遍情形说,意思重要,篇幅应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应占少。这不仅是为着题旨醒豁,也是要在比例匀称上现出一点波澜节奏,如同图画上的阴阳。轻重倒置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是毛病。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名手立论或叙事,往往在四面渲染烘托,到了主旨所在,有如画龙点睛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去,不多着笔墨。
第30题文章为什么要分轻重?作者认为分轻重的方法有哪两种?(4分)
【正确答案】一可避免单调,二有利于突出重点。(2分)
一是从层次上显出,重要的内容放在重要的层次。二是从篇幅分量上显出,重要的内容应多占篇幅。(2分)
第31题作者以纲和目的关系作比喻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中还运用了哪两个比喻?(4分)
【正确答案】文章应突出主旨。(2分)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和照相投影的焦点。(2分)
第32题请解释下面两个带点字的含义。(2分)
轻重相形。众星拱之。
形:
拱:
【正确答案】形:比较。拱:环绕。(2分)
阅读《故都的秋》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第33题第一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写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4分)
【正确答案】议论。(2分)
故都之秋具有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深味。(2分)
第34题最后一段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正确答案】直抒胸臆。(2分)
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2分)
第35题第二段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2分)
【正确答案】排比和比喻。(2分)
阅读格罗津斯卡的微型小说《文艺评论家和部长》,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您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第36题评论家的观点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变化?这说明评论家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正确答案】他看到部长摇头,以为部长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于是马上改变了观点。部长每摇一次头,他就改变一种观点。(2分)
见风使舵,善于揣摩上司心理的人物(答出“见风使舵”即可)。(2分)
第37题部长为什么会摇头?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他的摇头?(4分)
【正确答案】因为衣领太紧令他难受。(2分)
不断强化悬念。(2分)
第38题从创作方法的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2分)
【正确答案】误会法。(2分)
四、作文:50分。
第39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整个世界靠大家公认的原则来维系。明确的规则意识,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首要准则。规则服务大家,更需要大家的遵守。
请以《让规则守护世界》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略。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历年真题均来源自网络,仅供广大考生参考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本文标签:四川成考 四川成考历年真题 2010年成人高考全国统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asiaedu.net)
《四川成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